防雷建筑标准级别

2025-03-27

防雷建筑标准级别


建筑物防雷等级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及雷电事故的后果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针对爆炸危险环境,第二类涵盖国家级重点建筑及中等风险场所,第三类则涉及省级保护建筑和一般民用建筑等。


一级防雷标准‌:


‌适用范围‌: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以及处于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因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

‌设计要求‌:屋顶上应装设避雷针,或屋角、屋脊和屋檐处应装设避雷带,并覆盖不大于10米×10米的金属网格。优先选用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数量不应少于2根,且引下线间距不超过18米。建筑物的电气线路及金属管道应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口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相连结。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控制在10欧姆以内。


二级防雷标准‌:


‌适用范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等重要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

‌设计要求‌:屋顶上应装设避雷带或避雷网,引下线数量不少于2根,间距不超过18米。电气线路及金属管道应全线埋地引入,并与接地装置相连结。接地电阻应控制在10欧姆以内。


三级防雷标准‌:


‌适用范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在0.012至0.06次/a之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在0.06至0.3次/a之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设计要求‌:屋顶上应装设避雷带或避雷网,引下线数量不少于2根,间距不超过25米。电气线路及金属管道应全线埋地引入,并与接地装置相连结。接地电阻应控制在10欧姆以内。

‌防雷装置的组成‌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和避雷网等,这些装置通过将直击雷电流引向自身并泄散入地来保护建筑物及人员安全。在现代民用建筑中,通常利用建筑物的混凝土柱中的钢筋或金属构件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和防腐蚀要求与避雷网、避雷带相同。

分享